
反分裂國家法
(2005年3月14日第十屆(jie)全(quan)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(yi)通過(guo))
第一條
為(wei)了(le)反對和遏制“臺獨”分裂勢(shi)力(li)分裂國(guo)(guo)家,促(cu)進祖國(guo)(guo)和平統一(yi),維(wei)護(hu)臺灣(wan)海峽地區和平穩定(ding),維(wei)護(hu)國(guo)(guo)家主權和領土完整,維(wei)護(hu)中華民族(zu)的根(gen)本利(li)益,根(gen)據(ju)憲法,制定(ding)本法。
第二條
世界上只有一個中(zhong)(zhong)(zhong)國(guo)(guo),大陸和(he)(he)臺(tai)灣同(tong)屬一個中(zhong)(zhong)(zhong)國(guo)(guo),中(zhong)(zhong)(zhong)國(guo)(guo)的(de)主權和(he)(he)領土完(wan)整(zheng)不容分割。維護國(guo)(guo)家(jia)主權和(he)(he)領土完(wan)整(zheng)是包括(kuo)臺(tai)灣同(tong)胞在內(nei)的(de)全中(zhong)(zhong)(zhong)國(guo)(guo)人民的(de)共同(tong)義(yi)務。
臺灣是中(zhong)國的一部(bu)分(fen)。國家絕不允許(xu)“臺獨”分(fen)裂勢力以任(ren)何(he)名義、任(ren)何(he)方式把臺灣從(cong)中(zhong)國分(fen)裂出去。
第三條(tiao)
臺灣問題是中國(guo)內戰的遺留(liu)問題。
解決(jue)臺灣問題,實現祖國(guo)(guo)統(tong)一,是中國(guo)(guo)的(de)內部事務,不受任何外國(guo)(guo)勢(shi)力的(de)干(gan)涉。
第四條(tiao)
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(ye)是(shi)包括臺灣同胞(bao)在(zai)內的全中(zhong)國人民的神圣(sheng)職責(ze)。
第(di)五條(tiao)
堅持一個(ge)中國(guo)原則(ze),是實現(xian)祖(zu)國(guo)和平統一的基礎。
以和平(ping)方式實現(xian)祖國統一(yi),最符合(he)臺灣海峽兩岸同(tong)胞的(de)(de)根本利(li)益。國家以最大(da)的(de)(de)誠意(yi),盡最大(da)的(de)(de)努(nu)力,實現(xian)和平(ping)統一(yi)。
國家和平統一后,臺灣可以實行不同于大陸的制度(du),高度(du)自治。
第六條
國家采取下列措(cuo)施,維護臺灣海峽地區和平穩定,發展兩岸關(guan)系:
(一)鼓勵和(he)推動兩岸人(ren)員往(wang)來,增進了解,增強互信;
(二(er))鼓勵和(he)推動(dong)兩岸(an)經(jing)濟交(jiao)流與合作,直接通(tong)郵(you)通(tong)航通(tong)商,密(mi)切兩岸(an)經(jing)濟關系,互利(li)互惠;
(三(san))鼓勵和推動兩(liang)岸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衛(wei)生、體育交流,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(xiu)傳(chuan)統;
(四(si))鼓勵和推動兩岸共同打(da)擊犯罪;
(五)鼓勵和推動有利于維(wei)護臺灣(wan)海峽地區和平穩(wen)定、發展兩(liang)岸關系的其他活動。
國家依法保護臺灣(wan)同胞的(de)權利(li)和利(li)益。
第七條(tiao)
國家主(zhu)張(zhang)通過臺灣海峽兩岸平等的協商和談(tan)(tan)判(pan)(pan),實現和平統一。協商和談(tan)(tan)判(pan)(pan)可以有步驟、分(fen)階段進行,方式可以靈(ling)活多樣。
臺灣海峽(xia)兩岸可(ke)以就下(xia)列事項進行協商和談判:
(一)正式結(jie)束(shu)兩岸敵對狀(zhuang)態;
(二)發(fa)展(zhan)兩岸(an)關系(xi)的(de)規(gui)劃;
(三)和(he)平(ping)統一的步驟和(he)安(an)排;
(四)臺(tai)灣當局的政(zheng)治地位;
(五)臺灣地區在國際(ji)上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活動空間;
(六)與(yu)實現和平統一有關(guan)的(de)其他(ta)任何問題。
第八條
“臺(tai)獨”分(fen)裂勢力以任何名義、任何方式造(zao)成臺(tai)灣從中國分(fen)裂出(chu)去(qu)的(de)(de)事實,或(huo)(huo)者(zhe)發生將(jiang)會導致臺(tai)灣從中國分(fen)裂出(chu)去(qu)的(de)(de)重大事變,或(huo)(huo)者(zhe)和平統一的(de)(de)可(ke)能性完(wan)全喪失(shi),國家得采取(qu)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(bi)要(yao)措施,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(wan)整。
依(yi)照前(qian)款規定采取非和(he)平方式及(ji)其(qi)他必要措施,由(you)國務(wu)院、中央軍(jun)事委員會決定和(he)組織實施,并及(ji)時向全國人(ren)民代(dai)表大會常務(wu)委員會報告。
第九條
依(yi)照本法規定采取非和(he)平(ping)方式及其(qi)他必要(yao)措施(shi)并組織實施(shi)時,國家盡最(zui)大(da)可能(neng)保(bao)護臺(tai)(tai)灣平(ping)民和(he)在臺(tai)(tai)灣的外(wai)國人(ren)的生命(ming)財產(chan)安全和(he)其(qi)他正當權益(yi),減少損失;同時,國家依(yi)法保(bao)護臺(tai)(tai)灣同胞在中(zhong)國其(qi)他地區的權利和(he)利益(yi)。
第十條
本(ben)法(fa)自公(gong)布之日起施(shi)行。
(文章(zhang)來源:中國(guo)政府門戶網站)